近日,國家公布了鋼鐵企業綜合素質大排名,寶鋼第一、河鋼集團第二,民營鋼企沙鋼排在了第三位。國企綜合實力隨著經濟新常態下的改革創新逐漸體現出來。民營鋼企的發展出路在哪里、什么是迫在眉睫的措施手段、如何看待在“寒冬”中堅守的鋼企轉型……記者就諸如此類的問題采訪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。
■宏觀市場對鋼鐵需求下降
遲京東介紹,從外部宏觀市場環境看,隨著GDP增速降至7%左右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等,對鋼鐵的需求下降。可以說,鋼鐵行業的發展在2013年達到高峰,之后即呈下降趨勢,尤其是今年以來,下行趨勢更為明顯,行業進入了消費高峰平臺期,這是大的趨勢。長期來看,我國鋼鐵消耗強度下降是個大趨勢,以前萬元GDP能夠帶動0.2噸左右的鋼材消費,而去年萬元GDP消耗鋼材已經降到0.12噸。
從行業內部看,現在全國有12億噸鋼鐵產能,但對鋼鐵的需求只有7億到8億噸左右,產能過剩是當前鋼鐵工業面臨的最大挑戰。每個鋼企都想釋放自己的產能、增加產量,然后通過降價獲取訂單,由此導致了整個行業價格的下跌,造成了行業的惡性競爭。當然,很多鋼鐵企業也采取了加強管理、挖潛增效、開拓市場、開發高端產品等積極的措施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但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、生產能力大,落后產能退出需要相當長的時間,導致鋼材價格進入20年來的最低點,現在的鋼材價格只相當于1994年的59%左右。
但是,也不能說鋼鐵產業沒有前景。我國雖然鋼鐵需求的增量減少了,產值占GDP比重少了,但是,每年消耗的鋼鐵總量還是比較大。此外,我國工業化、城鎮化還尚未完成,對鋼鐵產品的需求量仍將保持在一定規模。
■民營鋼鐵應考慮轉型升級
河北民營鋼企占全省鋼鐵產量的半壁江山,目前,不少企業受資金和環保壓力的雙重影響,陷入了停產或者半停產狀態。它們該如何考慮自身的升級?
遲京東說,民營鋼企如果只依靠原有模式,從內部挖潛是有限的,必須考慮轉型升級。應該看到,在當前下行壓力下,消費下降,鋼材價格到了最低點,但未來市場對鋼材的需求還是有的,而且在一段時間內,仍然會保持一定的消費量,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企業在市場上都有生存的空間。對于民營鋼鐵企業來說,必須要轉型,要比別人更強、更有競爭力。民營鋼企多數成立時間短,規模不具備優勢,產品檔次不高,處于中低檔競爭階段。民營鋼企必須思變,在提升產品檔次的同時,從多層面對企業整體進行提升,進而推動轉型升級。
在創新發展中,民營鋼企轉型升級又有哪些著力點呢?
遲京東建議:首先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,選定特色產品,生產規模不一定很大,但要形成專業化生產,形成自身獨特的產品特點,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,這樣比目前中低檔的大規模生產會更有競爭力,會逐步形成自身特色競爭力。其次,是加強市場反應能力,即提高為用戶服務的能力。要從傳統的生產制造向材料服務轉變,要充分認識到單純的價格競爭沒有前途,必須主動貼近用戶,與用戶合作,以客戶為中心,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,形成穩定的客戶關系,才能真正形成市場競爭力。三是在技術和人才上更加下功夫。民營鋼企必須培養自己核心的技術創新、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。今后市場對企業的要求更多是質量上的,更追求質量的穩定性,民營鋼企應該主動、及早適應這一變化,從人才和技術上著手,彌補短板。四是要更加注重能源環保工作。民營鋼企一定要認識到,不注重能源環保企業就會難以生存。在能源環保方面,要有更大的思路,更廣的思維,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考慮,為社會提供節能環保的產品,使下游用戶使用更加節能、更加環保、安全、使用壽命更長的產品,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節能減排。最后,在現在的市場形勢下,民營鋼企應該克制產能沖動,共同努力維護市場秩序。當市場形成有序、公平的環境時,企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。
|